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8-28
一直以來都對於國際交流相當感興趣,也很希望能夠在大學生活裡有這樣跳脫舒適圈的經驗,這學期很開心可以參加這次COIL國際交流活動,和BSU大學的同學們交流,但是語言上的隔閡,讓我在活動開始前還有些緊張,經過破冰遊戲後,我發現菲律賓的同學相當的熱情,使我對這次的活動更加期待,也激勵自己要更加勇於表達觀點。
分組後,我們的主題是『老年關懷』,而在活動前我們組員就開始收集資料,也讓我們對台灣在長者的基本照護、關懷…等方面有了基礎的認識,間接也增加了我和家中長輩的互動,使我更加關心他們一天生活的情形,並且做了紀錄。本來以為在活動過程中,語言方面可能會遇到一些阻礙,但很幸運的是我們組幾次開會下來,都相當的順利,不僅交流了雙方文化對於關懷長者在心態上或作為上的差異,像是兩個國家常見的家庭組成形式的不同,可能會衍生出不同的長照設施,例如:台灣大部分是小家庭,因此會更需要長照中心幫忙照顧長者,而菲律賓的文化則習慣和長輩住在一起,一家人一起分擔照護長輩的責任,因此療養院並不常見。
我們也分享彼此在和家中長輩互動時的一些小故事,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位菲律賓夥伴,他們家會在禮拜天一起去教會,對家中長輩來說,那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因為可以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而或許對於長者來說他們最希望的其實就是家人的陪伴。還有分享彼此念營養系的心得、收穫,最重要的是結交到一群很可愛很活潑的海外好朋友,也相約未來如果到對方的國家旅遊,我們要當彼此的導遊,延續這段可貴的友情。
雖然因為疫情,這次的活動是線上的方式進行,或許少了面對面交流的臨場感,以及更直接的互動,但因為這些好夥伴,我在過程中不僅提升自己在團隊合作時的能力,還有開會流程的安排,像是如何有效率地進行討論、如何讓每個人在舒服的環境下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因為這次需要的是跨國、跨語言的溝通,所以當組員們意見分岐時,尊重每一個人的發言權和理解文化差異就變得更加重要,這些都是我在這段學習時光中的成長及收穫。由於大家的投入,使我們的報告順利且圓滿的展出,當我們在群組裡互相感謝時,真的對這幾個禮拜花了時間、心力投入討論的自己和組員感到開心,也因為如此,我收穫了一段很難得的回憶和珍貴的友誼。謝謝這次的活動,讓自己有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不僅挑戰了自己,也使我藉以認識菲律賓的文化,和對未來的國際交流活動更加期待!
●主辦單位:營養系/國際事務處
🤝20220331~0428_COIL Program-營養系與菲律賓本格特大學交流 🤝
https://oia.csmu.edu.tw/p/404-1004-53977.php?Lang=zh-tw
✨ 感謝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1 葉姝蘭 教授 /營養系
指導老師2 林娉婷 教授 /營養系
指導老師3 李亞欣主任 /國際事務處
--------------------------------------------------------
✨ 連絡人員:國際事務處 張巧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