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媒體報導】50%巴金森氏症患者併發憂鬱症: 預防治療重視心理健康與飲食均衡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09-30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神經退化的慢性疾病,隨著製造多巴胺細胞死亡,導致休息性手抖、全身僵硬、動作遲緩,等可看得見的動作症狀,並經常伴隨睡眠障礙、焦慮、憂鬱、僵硬等被隱藏的非動作症狀。根據統計,憂鬱症患者未來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比常人高了3倍,為紓解病友與照護者的壓力,響應臺中市心理健康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財團法人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於9月13日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戰勝巴金森氏症講座」。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惠科長表示,臺中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市民身心健康的平衡,健康包括「心理」與「生理」,但心理健康卻常被忽略,因此,積極重視醫療資源的佈建,各區衛生所提供免費定點心理諮詢服務,針對年長者更提供心理師到宅諮詢的貼心服務。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教授賴德仁醫師宣導,憂鬱症是腦部疾病,不是軟弱的表現,也不要把老人憂鬱症和壓力畫上等號。被診斷巴金森氏症的前 5 年或出現動作障礙前,有較高比率會有憂鬱、便秘、衰弱、嗅覺喪失、白天嗜睡、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低血壓、暈眩、和焦慮等問題,而且被診斷巴金森氏症的前 2 年,最常出現的神經精神症狀為憂鬱,約占罹病族群的 10%。
「及早發現憂鬱症徵兆可以做為巴金森氏症預防與治療的方向」賴醫師說。他分享,當自己或親友人格特質屬於神經質敏感、急性子、固執、完美主義者較易有憂鬱症傾向,又加上忙茫盲的生活型態、休閒活動漸少、情緒壓抑、不輕易向人吐露心聲、缺乏自我了解與尋求心理調適之能力、擔心憂鬱症之汙名化問題、傷害自己或別人的方法發洩情緒,出現上述種種跡象時,建議可以至醫院進行診療。若確診,應遵循醫師指示用藥,因抗憂鬱劑一般而言需要至少6-8周以上的時間才能發揮藥效。治療失敗的主因,最常見是病患服藥不規則,其次是太早停止服藥。

 關於如何因應剛被診斷罹患失智症時的心理轉折,以及如何讓家人和親友了解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他建議照護者,增加對失智症病症的了解,紓解照護壓力,準備好是最好的因應之道,相關資料可查詢「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他特別提醒,照護者本身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照護好,才有能力去照護別人,所以親友要肯定照護者對病患的付出。他強調,面對憂鬱症與巴金森氏症,照護者可以傾聽、支持、陪伴、轉介8字照護箴言因應。

南華報: http://www.nhbtw.com/page91?article_id=345

(相關人員: 心理系何應瑞教授,附設醫院精神科賴德仁醫師、陳盈汝營養師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