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4-17
科系(所):應用外國語學系
年級:四
姓名:劉盈瑩
研修國家:日本
研修學校:德島文理大學
研修期間:民國 113 年 9 月至民國 114 年 2月
--
一、 緣起
當初選擇留學的動機是來自於我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的深厚熱情。在應用外語系的學習過程讓我對日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從細微的發音差異到文化的獨特習慣都令我逐漸意識到日語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門極富魅力的學問。在學習並面對各式挑戰的過程中不僅讓我的語言技能更加提升,也拓展了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這一切都深深激發了我進一步探索的渴望。
當我準備日語能力測驗時雖然面臨了不少壓力,但我開始反思學習不該僅僅是為了通過考試,而是要為了解決問題和拓展視野。學習的過程是一場深刻的文化與心靈的探索,而不僅是表面知識的堆砌。因此我很希望能親身體驗日本的文化,並將學到的知識與真實的語言環境互相結合。留學的好處不僅是語言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與成長。如果能在全日語的環境中持續提升語言能力以及與當地的文化更深層次地接觸,也能讓我對日本文學、歷史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不僅是一場學術的冒險,也是一段豐富人生的旅程。我相信,透過這樣的留學經歷,我能夠從中汲取更多靈感和成長,並將這些經驗融入到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
二、 研修學校簡介
德島文理大學位於日本四國地區,是一所提供多元化學術課程的私立大學。自1967年創立以來,德島文理大學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宗旨,致力於學生的學術發展與社會貢獻。大學目前擁有幾個學院,涵蓋了人文學科、社會科學、醫療保健、商業與創新技術等多個領域,提供從本科到碩士等不同層次的學位課程。大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強調學術知識的學習,還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與實習,促進其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的應用能力。校園內擁有先進的設施,包括圖書館、研究所和各類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德島文理大學的國際化發展也頗具特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並與多所海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大學提供多語言的課程,並提供各類國際交換生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深入了解其他文化,拓寬國際視野。此外,德島縣本身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這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與探索機會。從美麗的阿波舞到豐富的自然資源,學生不僅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還能在這片富有魅力的土地上體驗和學習當地的傳統文化。
三、國外研修之課程學習(課內)
大學的最低學分要求是14,意味著至少要選七門課。我原本大部分都是選日本文學部的課程,但後來發現有些課程對日文程度和文學素養的要求非常高,對留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最後我選修經濟學、日本文化史、日本溝通、日本語史以及另外三門英文課。這些課程雖然讓我更深入了解了日本的文化與語言,不過同時也面臨了許多在日語能力和學術思維方面的困難。
首先是經濟學。由於課程是用日語授課,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個難度不小的挑戰。儘管有一定的日語基礎,但專業術語和經濟學的抽象理論讓理解的難度增加不少。這門課的教授很重視學生對經濟概念的深入思考,並且不拘泥於課本內容,而是鼓勵我們進行獨立分析。然而最具挑戰性的地方在於期末的申論題。這些題目要求學生用日語進行深入的理論說明,不僅考驗經濟學理解,也是對日文寫作能力一次非常大的挑戰。
接著是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日本文化史。這門課會深入講解日本的歷史和文化發展,從古代的物語到當代的文化形式,無一不讓我著迷。雖然課程內容比較繁雜(基本上都在抄筆記),但每一堂課都讓我感到充實且富有收穫。特別是能夠將過去的物語和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連結,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我更加理解日本的歷史脈絡,並且對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日本語溝通比較偏向理論與功能性的學習,內容與之前在應外系上的語言學概論有點像。這門課主要探討日本語言的交流模式、溝通方式以及社會文化背景對語言使用的影響。老師的講解都非常仔細,因此內容不是很難。只要認真上課並進行課後複習,便能掌握其中的要點。這門課讓我更加理解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方式,也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與日本人溝通時更加得心應手。
最讓我感到頭痛的課程是日本語史。這門課的內容十分龐大且深奧,講述了日語的起源、發展及演變,涉及的範疇和知識點極為廣泛。沒有課本,主要是老師會影印講義跟抄筆記。期末考的時候老師也是出申論題,我連要理解題目在講哪個部分都有點困難。這門課不僅挑戰對日語語言的理解,也很考驗日文寫作和表達能力。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也去網路上找了許多相關資料。雖然最終結果並不完美,但這過程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珍貴的經驗。
最後是英文課程。對於留學生來說,這些英文課相對輕鬆,因為課程內容不難,上課主要是以討論和交流為主,沒有太多報告或考試。儘管如此,這些課程也讓我有更多機會與同學交流。尤其是在討論課中,老師經常鼓勵我們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互動式學習方式讓我不僅能提升語言表達,也能拓展視野。
總的來說,這段國外研修的學習經歷,不僅讓我在學術上收穫良多,也挑戰了我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我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獲得了更多的專業知識,也在多方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無論是對日本文化的認識,還是對日文的掌握都讓我受益匪淺。
四、國外研修之生活學習(課外)
在日本的研修生活中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特別是關於當地行政系統、生活技巧以及如何適應不同的環境。剛到日本的時候有很多事情需要辦理,例如開設銀行帳戶、申請手機門號、辦理住民票、以及加入健康保險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行政手續,卻讓我深刻體會到日本的規範和效率。每一項申請都需要準備詳細的文件和資料(而且當地人講話速度還超快),初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經常感到迷茫。不過我也發現申請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對於任何不懂的地方都要勇敢地問,千萬不要怕麻煩。事先整理好所有資料並妥善保存也非常重要,這樣才不會在需要的時候手忙腳亂。
除了這些,我還有一項驚人的成就——我學會了煮飯。一開始我常常依賴外食,但漸漸地開始嘗試自己煮,而且一個人的話自己煮真的比較省。從簡單的煮飯、煮湯,到學會製作各式小菜,每當我成功地煮出一道菜,心中總會感到無比的成就感。這不僅解決了我的生活需求,也讓我更加體會到自立的重要性。
當然,日本的氣候也讓我學到不少生存技巧。因為這個地區靠近海邊,冬天的風真的讓人超不想出門。有時真的會冷到讓人覺得手指都要掉下來,讓我學會許多保暖的小秘訣。此外,由於住的地方比較郊區,去車站或者超市的話都需要走路(或者也可以騎腳踏車)。不僅讓我更健康,也讓我對當地的街道和風景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習慣在每天的走路過程中放空自己,聆聽四周的聲音,觀察行人的步伐,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的國外研修生活讓我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技能,也讓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五、研修之具體效益
1.語言能力提升
o在全日語的學習環境中增強語言技能,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進一步提高日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o課程中,特別是經濟學和日本語史等課程,可以在理解抽象概念和專業術語的同時挑戰自己的日語寫作與表達技巧。
2.文化理解深化
o通過學習日本文化史和日本語溝通等課程,增進對日本歷史和文化的深層理解。不僅限於課堂學習,也包含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和交流,對日本文化的獨特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o在留學過程中親身體驗並接觸當地文化,理解文化背景與語言使用之間的密切關聯。
3.自我挑戰與成長
o面對語言和學術上的挑戰,從最初的困難到逐步克服,這一過程除了學會如何調整學習方法、提高自我管理,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生活技能學習
o透過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學到很多實用的技能,例如開設銀行帳戶、辦理住民票、申請健康保險等。這些行政程序讓我更了解日本的行政系統,也增強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的適應能力。
o在學習如何獨立生活的過程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六、感想與建議
首先我覺得出國留學真的需要做好心理建設,因為到了國外縱使有老師的幫助,很多事情都還是要自己學著去完成。在這期間我也遇到不少困難,有時候真的會很沮喪。另外就是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可以安排,最好是趁這個難得的機會盡可能多體驗國外的事情,例如打工或者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