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4-22
獲補助年度-113年度
薦送學校、系所、年級-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六年級
中文姓名- 鍾寧真
國外實習國家(含城市)-奧地利 維也納
國外實習機構-維也納醫學大學(維也納綜合醫院)
--
一、緣起
從大一入學時得知有機會到維也納醫學大學進行交換實習後,我便對此充滿嚮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不僅在課業上積極努力學習,也參與了多項與醫療相關的課外活動,藉此豐富實務經驗。這一路上的準備不僅讓我對醫學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也磨練了我的毅力與專注力。當真正踏上維也納的土地、走進AKH醫院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努力的價值,無論是面對全新的醫療體系還是國際化的交流環境,都讓我既興奮又期待。
二、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維也納綜合醫院(Allgemeines Krankenhaus der Stadt Wien,縮寫:AKH)位於奧地利維也納,是該國規模最大、聲譽最高的醫療機構之一,同時也是維也納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這座歷史悠久的醫院建於1686年,最初作為軍事醫院使用,隨後經歷多次擴建與現代化改造,如今已發展為擁有約2,200張床位的大型綜合醫院。
AKH以其卓越的醫療服務和先進的研究實力而聞名,特別是在胸腔外科肺移植領域享有國際聲譽。該院的肺移植團隊在技術和經驗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成功完成了多例高難度的移植手術,為末期肺病患者帶來了新的生命希望。
奧地利採用「預設默許」(opt-out)器官捐贈制度,假定所有公民在去世後同意捐贈器官,除非生前明確表示反對。這一政策有效提高了器官捐贈率,為包括
AKH在內的醫療機構提供了充足的器官來源。此外,奧地利還是Eurotransplant組織的重要成員。該組織成立於1967年,致力於協調和分配跨國的器官捐贈,其成員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德國、匈牙利、盧森堡、荷蘭和斯洛文尼亞,涵蓋了約1.37億人口。憑藉在醫療技術和國際合作中的傑出表現,維也納綜合醫院不僅是奧地利的醫療中心,更在全球醫學界佔有重要地位。
三、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在當初填實習科別時,胸腔外科就是我的第一志願,因為法規的關係,奧地利肺移植個案數量比台灣多很多,而全奧地利唯一合格能進行移植手術的醫院就是AKH,因此他們的胸腔外科肺移植非常有名,個案量也非常多,全世界各地都會派醫生來觀摩,在我實習的同時就有遇到來自日本、哥倫比亞、中國等國家的醫師,非常巧的是竟然遇到一位來自台灣三軍總醫院的主治醫師林醫師,他在第一天給予我許多幫助和指引,非常感謝。我非常幸運的爭取到了跟著移植團隊到比利時取肺臟的機會,這也是此次交換最難忘的經驗。我大約是凌晨12點收到通知早上7:30要在急診門口集合,我怕有閃失因此7:00就已經抵達醫院,正要踏入大門時電話突然響了,原來是Coordinator請我一起幫忙備物。要帶去的物品器械不少,除了兩個裝左右肺的保冷箱之外,還要帶支氣管鏡、顯示器、Organ preservation fluids、冰保和冰塊、手術器械等等兩大箱物品,甚至連刀房鞋都是從維也納帶去。接著我們和主刀醫師Dr. Chorazy以及來自哥倫比亞的Dr. Gustavo會合,合力把物品搬到救護車上,乘坐救護車前往機場。救護車一路鳴笛,以超過一百時速的飛快前進,但同時車內收音機播放著極為優美的交響樂,和尖銳的鳴笛聲形成強烈對比,非常有趣。到了機場我們駛進特殊入口,救護車就直接開到停機坪私人飛機旁邊。這台飛機不大,只有五個座位並配有兩位飛行員,我們很迅速的固定好箱子後就起飛了。飛行時長約兩小時,在機上Coordinator發下捐贈者和受贈者的病歷資料讓我們抓緊時間閱讀,我當下的心情既期待又興奮。抵達布魯塞爾後,對方醫院派了車來接我們,路途中Dr. Chorazy非常親切的向我講解手術的每個步驟,並且同意我刷手上手術台幫忙。進手術室後我們發現對方醫院的團隊已經把胸腔和腹腔打開,我才發現原來病人只是腦死,維生系統還在運作,並未真正完全死亡。本來我一直非常困惑,若凌晨接到病人過世的消息,那等我們早上出發取完器官回到維也納都已經下午了,早就遠遠超過合理的Ischemia time,直到看到現場才了解原來不是我所預想的情況。捐贈者是名76歲男性,腦死起因可能是心臟驟停造成腦部缺氧過久,他要捐贈肝臟和肺臟,因此對方醫院的肝移植團隊也在手術台上。我們先用支氣管鏡探查並將較粗的支氣管管腔清理乾淨,接著測試肺的順應性以決定是否開始進行摘取。但不知道甚麼原因導致,病人雙邊肺臟後方與胸腔後壁沾黏的非常嚴重,而且沾黏的組織外觀和肺臟非常相像,但若不小心傷到肺臟造成破洞會導致植入後氣胸,因此要非常仔細小心。兩位醫師花了比預期還久的時間和很大的力氣才成功剝除,肺臟摘取下來後要再次灌注以觀察是否有氣體或血栓。我和Dr. Gustavo從肺靜脈灌注,讓液體從肺動脈流出,所幸兩位醫生技術都非常精良,雖然摘除過程非常困難但完全沒有傷到肺,流出的液體中沒有任何泡泡,只有少數微小的血塊。Dr. Chorazy打電話通知主任我們決定接受這個肺臟,接著我們把肺一分為二,分別裝入箱子,大約在晚上七點回到維也納AKH醫院,而移植手術在晚上八點開始。跨國器捐是在台灣沒辦法體驗到或參與的經驗,每個環節的嚴謹和順暢都讓我非常敬佩,這次經歷讓我對移植醫療的複雜性及技術要求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也更敬佩醫療團隊對每一個細節的堅持,除此之外每位醫師或護理人員都對我這個外國學生非常友善,真的非常感謝。
我第二個實習科別是創傷外科,第一天上午我被安排到門診跟診,門診的病人主要都是來檢查先前手術的傷口和換藥,兩個診間是連通的並且總共約有5位醫師,每位醫師都會先很熱情的和病人打招呼,詢問他們的近況以及傷口狀況,醫病關係看起來非常融洽。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橈骨骨折、用最新3D影印技術做Osteotomy的病人,當醫師看到病人在一週後恢復良好甚至能夠握拳,他開心的和病人的另一隻手擊掌,讓我感受到醫療工作的成就感與人性溫度。AKH的骨折病人都是由創傷外科負責,這兩週我觀摩了不少手術,科裡負責帶醫學生的住院醫師對我非常好,會帶著我一起查房和換藥,傳授我各種不同傷口或引流管的處理方式,並且在我遇到不熟悉的護具時親自示範,甚至讓我在一台拇指尺側副韌帶斷裂修復手術中當助手,負責保護橈神經。實習的第三個科別是耳鼻喉科,我跟的醫師每天早上晨會前會先查房,晨會後再由科主任陪同來看一次全部的病人,態度非常嚴謹。我在台灣已經在耳鼻喉科實習過了,因此儘管他們全部都是用德文溝通,透過翻譯軟體和主動詢問,大部分的處置和手術都還是能大致了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植入人工電子耳的手術,這個手術我之前沒有機會看到,很開心有機會在AKH遇到。手術開始前,有位主治醫師先向我和其他醫學生們解釋手術的各個步驟,接著帶我們一起看電腦斷層影像,判讀等等該從哪裡鑽洞以及因為病人骨性結構的關係而可能會遇到的困難。這台手術特別的地方在於,有別於一般做法由外科醫師把電子耳推進耳蝸,這次他們會用一台新的機器,自動將電子耳放入耳蝸。手術完成後主刀醫師非常興奮,反覆的說他認為這台機器在將來的三到五年會成為植入耳蝸電子耳手術的黃金標準,我也被刀房團隊的好心情感染,覺得與有榮焉,能第一線觀摩如此先進的技術。這次在AKH的實習經歷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讓我更深刻的理解醫療團隊合作與技術創新的重要性。無論是跨國器捐的複雜流程還是日常門診與手術中的人性關懷,這段經歷都將成為我醫學生涯中寶貴的養分。身處國際化的醫療環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醫師合作,讓我深刻體會到醫學是一門跨越國界、連結生命的偉大事業。我非常感謝每位在過程中幫助我的醫師和其他醫學生們,這次到維也納交換的經驗不僅讓我學到了臨床技能和知識,也讓我對自己的醫學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四、國外實習生活體驗
在維也納的實習期間,我除了在醫院學習,也積極融入當地的文化生活。維也納被譽為「音樂之都」,有著濃厚的藝術氛圍,我利用閒暇時間聽了許多場音樂會,也參觀了許多知名的博物館,例如美景宮、藝術史博物館、和阿爾貝蒂娜博物館,每一處都讓我感受到文化與歷史的深厚底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奧地利政府非常重視年輕人的文化參與,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提供了購票優惠,許多音樂會和歌劇的票價僅為原價的兩折或更低,這讓我得以以實惠的價格體驗頂級的藝術表演。11月中旬維也納各個著名的聖誕市集也陸續開幕,整個城市被裝點得如夢似幻,閃爍的燈飾和飄散的熱紅酒香氣讓我深深陶醉於節日氛圍中。這段實習生活讓我感受到維也納的藝術魅力,生活與學習兼具的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五、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
1. 拓展國際視野: 親身體驗歐洲頂尖醫療機構的運作方式,了解國際醫療體系與台灣的差異,特別是在移植醫療和患者管理方面的細節。
2. 實際參與跨國器官捐贈流程: 深入參與肺移植流程,包括跨國取肺、器官保存、以及手術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學習到台灣無法接觸的實際操作。
3. 提升醫療技能與技術經驗: 在手術室內觀摩甚至參與多項手術,增強臨床處置和手術協作的能力。
4. 學習最新醫療技術: 接觸到3D影印技術在Osteotomy修復中的應用及機器輔助人工電子耳植入技術,了解最新醫療創新的實際操作與未來發展方向。
5. 建立跨國醫療人脈: 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醫師共事,例如來自哥倫比亞、日本和奈及利亞的醫師,建立珍貴的國際醫療人脈關係,並學習他們的專業技術和工作態度。
6. 提升語言與溝通能力: 在多語言環境中,通過英文與德文交流,鍛煉自己快速理解和溝通的能力,增強適應多文化環境的能力。
7. 感受醫療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參與國際化的醫療團隊,體會各環節間的無縫協作,認識到在緊急情況下每個角色的責任和配合的重要性。
8. 加深對醫病關係的理解: 透過觀察創傷外科門診中醫師與病人的互動,學習到如何在臨床實務中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展現關懷與專業兼具的醫療態度。
六、感想與建議
這次實習的經驗讓我對台灣醫療充滿自信與感恩。與維也納最好的醫院相比之下,台灣的醫療技術與服務水準毫不遜色,甚至在院內資訊化系統等方面更顯優勢,這讓我更加珍惜台灣現有的資源,也激勵我未來致力於促進國際醫療交流,讓台灣的優勢被更多人看見。在AKH醫院實習期間,我感受到學生、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之間的關係相對平等,彼此更多像是同事間的合作,少了明顯的上下階層感。這種平等的氛圍不僅反映在工作中的互動,甚至在外在的細節上也有所體現,例如AKH裡所有醫師的白袍設計都是一樣的,沒有特別區分身份。而在台灣,白袍的長短常用來區分職級,學生和住院醫師穿短白袍,主治醫師則穿長白袍,這樣的設計似乎更強調層級差異。不過,回顧我實習過的台灣醫院,其實老師和學長姊們都已經非常親切,對於學生的問題總是耐心解答並樂於提供指導和建議。因此,我認為無論是台灣還是維也納,這種友善且尊重學生的教學文化,都是值得珍惜和推廣的。在未來的醫療環境中,或許可以進一步融合兩者的特點,營造更平等的學習與合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