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日本東邦醫科大學附設醫院實習心得分享(翁煜傑)

和婦產科的醫生和護理師合照
和婦產科的醫生和護理師合照
婦產科醫師克服語言隔閡和我解釋子宮脫垂手術
婦產科醫師克服語言隔閡和我解釋子宮脫垂手術
和骨科醫師合照
和骨科醫師合照
和神經內科主任合照
和神經內科主任合照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5-01
獲補助年度 113年度
薦送學校、系所、年級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六年級
中文姓名 翁煜傑
國外實習國家(含城市) 日本東京
國外實習機構 東邦大學附設醫院
--

一、 緣起
很高興能申請上海外交換的計畫,有榮幸到東邦大學交換六周的時間,起初在申請的過程有很多不安和不確定,因為我的大學生涯做的研究和參與的活動跟別人比起來相對少很多,所以在自傳和履歷的撰寫上就覺得內容不夠充實,此外我的學業成績和一起申請交換東邦大學的同學比起來也遜色很多,在我很清楚自己的劣勢的情況下我知道自己在面試的環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時間去準備。準備面試的過程中我會和一群申請交換的同學約時間一起練習,好處是可以互相提供意見並且參考對方的簡報來看出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在人群面前練習的機會面試當天才不會那麼緊張,此外我還有問當時放射科的醫生可不可以把我的簡報看過一遍,並請他做調整和修改。在醫生和同學的幫忙下,再加上自己反覆的練習,最後很高興有得到滿意的結果,成功申請上東邦大學的交換計畫。


二、 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日本東邦醫學大學(Toho University)成立於1966年,位於東京,是一所專注於醫學和健康科學的高等教育機構。該大學的使命是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倫理觀念的醫療人員,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

東邦醫學大學的學術設施包括醫學、牙科、藥學及醫療科學等學院,並且擁有附屬醫院,為學生提供臨床實習的機會。大學強調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結合,致力於推動醫學研究的發展,並在多個醫學領域中有著重要的貢獻。

此外,東邦醫學大學還與國際多所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提升其在全球醫學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三、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心得
到日本當天東邦大學負責接洽的學生在大森町車站等我們並帶我們到學生宿舍和學校認識一下環境,東邦的海外事務部也很熱烈歡迎我們,為了表達我們的感謝我們也有準備台灣的土產,海外事務部的姊姊們看到都很開心。我在東邦交換六周,總共可以申請三個科別,每個科別各兩周,我選擇的是婦產科、骨科和神經內科。

第一科婦產科,第一天醫師給我兩周的行事曆,大致上會告訴你當天跟的老師和是否有會議,老師通常就是在刀房或是門診,行程表上也都會註明,比較麻煩的是晨會開始的時間和地點或是刀房的手術時間和房號這些需要前一天自己去問老師或同學,因為海外交換的學生無法登入他們的系統,除此之外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一開始參加晨會我發現語言隔閡蠻大的,全部的內容大概只聽懂百分之十,日語平常學習到可能是生活會話方面,在醫療專業方面就很難接觸到,因此參加晨會時我會比較專注在簡報的圖片和數據等等,盡可能學習到東西。在刀房和門診的時候,老師和學長姊會比較有空教學,聽到我是從台灣來的也都會很熱情歡迎我,雖然日本普遍英文口說都不太好,但他們都很樂意慢慢講或是用翻譯軟體教我,我也會藉這個機會多認識婦科會用到的一些日文單字。這兩周我看了很多婦科手術,包括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開腹手術和錐狀切除,長島醫師、土屋醫師和長崎醫師在術中都會教我辨認骨盆腔的器官或手術技巧等等,也都很樂意讓我刷手上去幫忙。科部也會安排核心課程,我上的主題是胚胎植入,老師有展示會用到的器材並且教我們卵子成熟的生理學等等。除了科部安排的行程外,杉山學長在中午會邀請我一起吃飯,並且和我一起討論日本的醫學生學制或是日本的文化美食。謝謝東邦婦產科大家的熱情和照顧讓我在陌生的環境中也能很快適應,而且也學到很多東西,兩周跑下來讓我感覺大家感情都很好,像一個大家庭,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到婦產科實習。

第二科跑的是骨科,在申請實習科別的時候我有先上網查一些資料,就看到東邦醫院的骨科很出名,其中以關節置換手術為他們的強項,因此我就選擇到骨科實習。第一天負責的醫師一樣印給我們兩周的行事曆,然後將我們分配給醫師,兩周的行程主要是跟那位醫師的刀並且參加他們的會議。我的老師是石坂醫師,跟刀的時候老師都會先跟我們解釋術式和介紹病人的症狀和疾病,並且會教我們看CT的影像,我在刀房很幸運地遇到另一位英文能力很好的醫生,所以只要有問題都可以馬上詢問,兩周下來我看到非常多的手術,其中以他們最出名的關節置換手術為主,包括膝關節和髖關節的置換手術,膝關節手術有配合CT做定位,可以在術中確認關節面的角度和人工關節的位置等等,髖關節手術也有用CT定位,除了確認關節的角度位置,也可以測驗關節的活動度,除此之外髖關節置換手術因應病人的體型,我有看到兩種手術方式,分別是anterior approach和posterior approach,anterior approach較適合肥胖的病人,原因是在髖關節前面脂肪較少,手術的傷口也相對小,但是一般體型的人還是會選擇posterior approach,不僅手術時間較短,解剖構造也不會像前面那麼複雜。除了關節置換手術之外,我還觀摩了脊椎側彎手術、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手術就相對複雜許多,手術時間也很長,光是術前的手術準備病人vital sign muscle tone等監測儀器和放CVC就要花兩個小時左右,術中病人出血也會比較多,因此在高風險又複雜的手術中醫生需要更謹慎小心的執行。椎間盤突出的手術老師利用脊椎內視鏡將椎板黃韌帶和周邊的組織清除減壓,相對簡單因此手術的時間較短很多。我在台灣還沒有在骨科實習的經驗,因此在東邦醫院骨科實習是很新穎的體驗,跟我去過的外科比起來骨科更像是一個修理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槌子電鑽螺絲等工具,手術過程常常在敲敲打打,我自己覺得手術過程分常有趣,人體其實就像一台機器,零件用久了一定會磨損壞掉,因此骨科醫師就扮演更換零件修復關節的重要角色,這不僅需要大量的體力,例如抬腳敲打等等,也需要精確度和豐富的知識。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到日本東邦大學的骨科實習,學習到很多種不同的骨科手術和疾病,是一次很新穎又收穫良多的實習經驗。

最後兩週實習的科別是神經內科,一開始會選擇神經內科是因為它需要學習的東西很複雜和困難,所以想要藉這個交換實習的機會增加自己的能力。這兩週負責的老師是蝦名老師,第一天就很清楚的交代兩週的行程,神內的主任狩野老師也很熱情的歡迎我。這兩週的學習相當充實,包括到門診跟診,在病房跟老師查房,觀摩神經學檢查,還有參加他們的病例討論和學術討論會,讓我有充分的機會可以學習神內的知識。狩野老師的病人主要疾病是ALS和Parkinson,因此這兩週在跟診的時候接觸了很多這樣的個案,透過門診的過程可以學習到神經內科特別的理學檢查,像是肌腱反射、握力機的測試和帕金森氏症的頗行測試,還有很多針對不同神經的理學檢查,可見神經內科光是理學檢查就已經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週三下午一點半會有病例討論會,醫生們會對住院的病人做情況的更新和病情討論,會議結束後大家會跟主任一起查房,醫生會對病人做全套的神經學檢查,是相當好的學習機會。神經內科的檢查我看了吞嚥測試、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檢查,吞嚥測試可以檢查帕金森和漸凍症病人的吞嚥功能,透過餵食病人吃粥、米飯和麵包三種不同吞嚥難度的食物,並且同時用x光觀察他們的吞嚥動作;神經傳導檢查是透過電極刺激神經,看肌肉收縮的強度是否有遞減,學姊也很熱情地帶我們體驗,讓我跟同學互相檢查,刺激尺、橈、正中神經等等,看到自己的肌肉不受控的收縮是相當有趣的體驗;最後肌電圖檢查是用來評估肌肉在靜止或收縮時的電活動來判斷神經或肌肉的異常,老師在檢查過程中會教我們判讀也拿原文書給我們看,雖然波形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因為老師的熱心教學,現在對肌電圖已經有初步的概念。在神經內科的兩周過得很充實,尤其是對NE以及帕金森、漸凍疾病的熟悉度有大大的進步,謝謝狩野教授和蝦名老師很用心地指導,讓我在東邦醫學大學的最後兩周很充實地度過。


四、 國外實習之生活體驗
除了醫院生活之外,其餘的時間可以探索日本的文化,體驗日本人的生活,下班之後可以坐車到市區走走吃美食,和日本的上班族一起擠電車,彷彿自己也是這個繁忙的都市中的一份子。假日可以去東京近郊或是平常旅遊沒有機會去的冷門景點,讓我看到東京這個城市不同的面貌,也讓我對東京有更深的認識。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請條列式列舉)
1.增廣視野,觀察不同國家的醫療型態和模式
2.獲取醫學知識,日本的老師很熱心教學
3.文化交流,認識日本的朋友,增進自己的社交能力
4.提升日文能力
5.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海外實習是很特別的經驗


六、 感想與建議
在日本東邦大學實習的這六周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別的經驗,不僅可以了解日本醫療體系和我們的不同,同時也可以認識很多日本的朋友,像是東邦大學的學生或是醫院的住院醫師,和他們的互動進行文化交流都是十分有趣的事情。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的海外交換經驗,對我來說非常新鮮,一開始想到要去陌生的環境六周也會有些緊張和不安,幸好遇到的老師和學生都對我十分熱情,讓我能很快適應新環境,六周的時間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慶幸自己當初有鼓起勇氣報名參加海外實習,才有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親身體驗日本的醫療制度,準備海外交換的面試和資料所投入的努力能換來滿滿的收穫和難能可貴的經驗真的非常值得,最後也謝謝中山醫學大學和教育部提供學生海外交換實習的機會,讓台灣學生能踏出舒適圈去增廣見聞。
瀏覽數: